一則落款日期為3月29日的公告顯示,位列世界500強企業(yè)松下株式會社旗下公司——松下蓄
電池(沈陽)有限公司,宣布了將會在2023年5月31日前全面停止生產,進入解散清算程序并不再開展任何經營活動。
該公告意味著這個從1994年來沈陽投資建廠的企業(yè),結束了29年的生產,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關于松下蓄電池(沈陽)
企查查資料顯示,松下蓄電池(沈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18日,法定代表人為田中邦生,注冊資本為2220040萬日元(約11.47億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蓄電池及配件制造、加工、銷售等。
據了解,松下蓄電池(沈陽)有限公司由松下株式會社和沈陽東北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興建。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松下蓄電池充分引進日本松下公司先進技術、設備及檢測系統(tǒng),憑借多項優(yōu)勢迅速打開局面,成為電池行業(yè)知名企業(yè)。
據悉,松下蓄電池工廠生產的產品曾銷往世界50多個國家,由于產品具有一致性好、比能量高、壽命長、安全可靠不漏液等優(yōu)點贏得了業(yè)內外的廣泛認可。
需要注意的是,蓄電池可以包括鋰電池,但并不一定就是鋰電池。
解散清算的原因
有媒體分析認為,競爭力大不如前,是松下蓄電池(沈陽)有限公司宣布進入解散清算程序的原因之一。
具體看來,隨著電池行業(yè)技術的持續(xù)下探,再加上國內新能源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蓄電池行業(yè)的競爭開始白熱化。這一背景下,國內一些蓄電池企業(yè)在參與市場競爭時,可以憑借規(guī)模小、機動靈活、成本低、執(zhí)行標準寬松等優(yōu)勢獲取訂單。
相形之下,松下蓄電池規(guī)模大、技術標準高、企業(yè)運營成本高則會轉變?yōu)榱觿�,在訂單價格上失去優(yōu)勢。如同不少曾經在中國混的風生水起的外資企業(yè)紛紛離開中國市場一樣,松下蓄電池離開競爭過于激烈的市場。
松下一向有“及時止損”的傳統(tǒng)。例如,2021年3月,由于產量少、成本高,導致收益欠佳,松下公司在日本栃木縣工廠進行的有機EL電視機的生產業(yè)務,就已經停產。
又如,2021年松下公司的太陽能電池板及組件生產工廠,也結束相關業(yè)務,退出市場競爭。
松下電池的未來
從蓄電池細分領域中的鋰電池看,松下是昔日全球第一的鋰電池巨頭,它是鋰電池的鼻祖,無論消費鋰電還是動力電池,都是當之無愧的老前輩。
早在1994年,松下就成功研發(fā)出可充電鋰電池,隨后的近10年時間,松下一直穩(wěn)坐消費鋰電池龍頭位置,包括松下、三洋在內的日本企業(yè)幾乎壟斷了全球鋰電池市場。
2008年,松下開始與特斯拉合作,布局動力電池領域。隨著特斯拉銷量的快速增長,松下拿下的動力電池出貨量第一的桂冠。
松下在與特斯拉的合作中,深耕圓柱電池,在業(yè)內最先實現了NCA 18650+硅碳負極圓柱電池量產,從18650到21700再到4680,松下將圓柱電池的性能發(fā)揮到了極致,在能量密度和電芯一致性等方面長期領跑全行業(yè)。
松下電池的全球市占率,一度高達30%以上。
巨大的變化出現在2017年。當時,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爆發(fā)和中國動力電池產業(yè)鏈快速興起,松下的動力電池出貨量被寧德時代趕超,屈居第二;到了2020年,松下被LG新能源超越,掉到第三;到了2022年,松下又被比亞迪超越,跌至第四。
動力電池出貨量的“榜眼”之爭,目前已經是比亞迪領先于LG新能源,已經與松下電池無關。
松下電池的未來,是卷土重來,還是保持現狀,抑或是市場占有率持續(xù)下滑,為未知數。
總結
關停松下蓄電池(沈陽)有限公司,是松下電池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事件,因為除了直接關停,還有轉型至新的發(fā)展路徑等選項。
至于松下蓄電池(沈陽)中的員工,只要有技術,也并不是就此失業(yè),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電池企業(yè),正在沈陽大投資。
鋰電池市場的競爭,正在變得越來越激烈,松下電池業(yè)務的未來,有著一層迷霧。
(責任編輯:子蕊)